基礎貨幣和報價貨幣是什麼?外匯報價怎麼看?
在外匯市場中,所有交易都涉及兩種貨幣的相對價值,因此理解基礎貨幣和報價貨幣的概念是進入外匯交易的第一步。這兩種類型的貨幣構成了貨幣對的基礎,並共同決定了匯率的表示方式。在本文中,我們將深入探討基礎貨幣與報價貨幣的定義、特點以及它們在外匯交易中的應用。
基礎貨幣和報價貨幣的定義
在外匯市場中,所有的交易都是以貨幣對(Currency Pair)的形式進行的。每個貨幣對由兩種貨幣組成,其中:
- 基礎貨幣(Base Currency):亦稱「被報價幣」或「基準貨幣」,是貨幣對中的第一種貨幣,代表交易中的「基準單位」,表示交易的標的貨幣。
- 報價貨幣(Quote Currency):亦稱為「報價幣」或「相對貨幣」,是貨幣對中的第二種貨幣,用於衡量基礎貨幣的價值。
以貨幣對 EUR/USD為例子:
- EUR(歐元)是基礎貨幣,固定為 1 單位( 1 歐元),是您買入或賣出的對象。
- USD(美元)是報價貨幣,表示購買或兌換 1 單位基礎貨幣需要多少單位的報價貨幣。
外匯報價怎麼看?
外匯報價顯示了基礎貨幣與報價貨幣的相對價值,在銀行或找換店通常以「EUR/USD = 1.14020」形式呈現。這表示1個單位的基礎貨幣(歐元)價值相等1.14020 單位的報價貨幣(美元)。換句話說,如果您想購買 1 歐元,您需要支付 1.14020 美元。
如何解讀外匯報價中的變動?
- 如果貨幣對的價格上漲(如 EUR/USD 從 1.14020 升至 1.15020):
表示基礎貨幣(EUR)升值,相對貨幣(USD)貶值。
- 如果貨幣對的價格下跌(如 EUR/USD 從 1.14020 降至 1.13020):
表示基礎貨幣(EUR)貶值,相對貨幣(USD)升值。
在外匯市場中,理解基礎貨幣和報價貨幣的關係是學習外匯報價的第一步,也是進行外匯交易的基礎技能。交易者通常以基礎貨幣為主進行分析和決策,例如買入基礎貨幣(多頭)或賣出基礎貨幣(空頭)。透過熟悉基礎貨幣和報價貨幣的概念,交易者可以更輕鬆地解讀匯率,並制定更有效的交易策略。